国虽然早期在铁结构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由于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缚,科学不发达,因此,长期停留于铁制建筑物的水平。直到19世纪末,我国才开始采用现代化钢结构。新中国成立后,钢结构的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过去。轻钢结构的楼面由冷弯薄壁型钢架或组合梁、楼面OSB结构板,支撑、连接件等组成。所用的材料是定向刨花板,水泥纤维板,以及胶合板。在这些轻质楼面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荷载。 轻钢结构建筑防火处理的工序与基本要求与防腐处理大同小异只不过其最后一道工序,防火涂料的施工必须在钢结构安装完成后,现场涂刷。 防火处理分为除锈(抛丸/喷砂)→涂底漆→中间漆→涂防火涂料几个施工步骤,中间漆有的地方可以省略。除锈和涂防锈底漆的步骤一般在工厂预制时完成,防火涂料要在施工现场钢结构安装后再进行涂刷。 当下防火涂料的生产厂家比较多,施工水平也是参次不齐,管理比较混乱,缺乏统一的检验标准和管理监督机制,消防部门的管理只是一种行政制度,没有规范的技术检验手段和严格的质量评定能力。造成国内的防火涂料产品普遍存在防火性能低、容易脱落,装饰性差,耐久性差等几大问题,与国外的同类产品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 发达国家在非居住建筑上的应用十分迅速,并正在向多层居住建筑拓展。非居住建筑以四层以下的门式轻钢结构为主,跨径一般大于20m,普遍用在大跨的轻工、电子、仓库、加工等车间的建造,也有应用在日用的超市、临时用房、飞机库等。轻钢结构居住建筑一般用于多层(4~6 层)与高度 24m 以下(7~9 层)的高层。通过增设耗能支撑等消能部件,居住轻钢结构也可用于更高层。居住轻钢结构多采用由热轧H 型钢组成的框架结构,结点采用高强螺栓连接(辅以焊接),楼板多采用压型钢板衬底代替模板的钢筋砼结构,屋面板与外墙多采用集保温、防水于一体的彩色涂层钢板,分户墙多采用防水轻质墙板。